Skip to main content

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学生说,老师如果我做“留守儿童”相关的题目会不会比我做偏商业属性的题目更受到学校老师的喜欢?后者比如,帮助一个健身房进行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的全面提升。

为方便讨论,我们姑且称他们为“社会责任感选题”和“非社会责任选题”。

举个栗子:

“社会责任感选题”:设计项目A,话题是帮助大学生中的贫困生进行校园相关的设计,选题洞察可能是诸如更合理的助学金发放,或者更人道的校内兼职与课余收入提升等。

“非社会责任选题”:设计项目B,话题是帮助北京CBD区域的中高收入白领进行酒类相关设计,选题洞察可能是诸如买酒品酒的体验,或者借助酒类的社交等。

很显然,从选题角度看,A比B多了太多所谓的“弱势群体关怀”或“温暖的人情味”,仿佛远离了金钱的设计才是真正设计师的设计,不带商业诉求的设计才更具备设计的正义性。

那,是不是说,选了项目A就一定比选了项目B更加受人喜欢呢?

否。

经验告诉我们,虽然“社会责任感”这个事情似乎有那么丁点玄学作用的,但是仅仅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前提是设计师能够进行完整的设计提案,“社会责任感”的选题所蕴含的极其微弱光辉才能够被读者看到。

换句话说,如果设计师都不能很好依赖方法进行设计的定义、主张和定案,那么什么选题都没什么用。而如果首先设计师能够进行扎实的设计过程展开和呈现,那所谓的“社会责任感”也仅仅是比纯商业的题目多了一点点不可捉摸的玄学加成,似乎能够让设计师在面向商业设计的竞争者时更加自信了那么一点点而已。

回到设计选题A/B对比上,就单纯说贫困生和高收入白领的题目,似乎贫困生比高收入白领人群更应该被关注,但我们能说贫困生的用户体验就比高收入白领的用户体验更加正义或者政治正确吗?当然不能。进而,我们也不能说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设计师,就比解决非弱势群体的设计师更正义。

但是,很多时候,当我们聊“社会责任感”选题时,我们往往会被加以另一个理应不同的话题:社会创新,仿佛选择了社会责任感选题的时候就带上了来自社会创新的加成。

很多人,会认为如果能够更加进行社会创新,就会比非社会责任问题更加能体现设计师的能力。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误解,我们眼中,这只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解决而已。

严格说,社会创新对比非社会责任问题的设计,并非设计选题的对比,而更应该是设计方法思维尺度的对比。这里,我们会看到设计思维的两个倾向:踏实设计的扎实感 VS 创新设计的跨越感。

没有谁好谁坏,如果项目选题扎实落地,那么这个项目能够给读者传递出更多的作者对既有方法的利用,能够体现出设计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可重复性”;而如果设计项目注重的是“创新性”,那么则更能够体现出设计师解决问题时思维发散的能力和探索性。

回到我们的A/B选题。似乎A选题中贫困生的选题更被合适冠以“社会创新”的title,似乎更能够体现出设计师发散设计的能力,构建出更大的创新。但其实B选题虽然“充满了铜臭”味,其设计难度完全不比校园选题更低,并且能够关注到的用户体验和情感化主题也完全不输贫困生。

而通常,由于“社会责任感”创新创的是3年左右未来的新,而“非社会责任”解决的问题都是现有的眼前,所以“社会责任感”选题往往会一定程度上更脱离现实,换句话说,受到的现实的约束更少。

所以,事实是并非“社会责任感”或“社会创新”方法更高级,而是它们往往看起来更高级,实际上高级感来自脱离现实的约束。

误解1的澄清告诉我们:选题没有高下
误解2的澄清告诉我们:方法没有高下

那么,结论就是:如果我们要强行区分“社会责任感选题”和“非社会责任感选题”选题的话,我们就需要利用这种区分,为我所用。

作品集中,可以安排两个项目:“社会责任感选题”项目和“非社会责任感选题”项目。

“社会责任感选题”项目我们要尽量强调设计的创新性,强调设计师对于一定程度未来的主张和弱势群体的关怀。而“非社会责任感选题”项目我们需要尽量做到选题的脚踏实地和执行的方法性体现,并且尽可能去弱化单纯的“创新性”属性而增强“方法性属性”。

处理得当,这两个类型的项目,是可以实现作品集中的互补的。

回到A/B选题,设想我们作品集中并非二选一的权衡,而是各有侧重的互补呈现,实际上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经验总结小文,难免写得晦涩,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我们下篇再见。

文章作者:李南
任何关于院校和作品集的问题
欢迎随时和马克君沟通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0 0 vote
Article Rating
订阅
提醒
guest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