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事情,从回忆一件打动人心的产品开始。

有没有那么一件产品,是能够让你为之兴奋与期待的?这些年,对我来说,似乎有那么几个产品:

一只足球

98世界杯的余温还在,那时候的小伙伴之中到处都是罗纳尔多的巴西队服。作为一个正常的小城少年,我也自然在砖地、土地和水泥地上挥洒汗水,用夏天永远不会痊愈的膝盖诠释自己对足球的热爱。

我一直希望能够拥有一只自己的足球,这样小伙伴们放学之后约踢球就不会愁踢球没球了。但当我拥有之后真实的想法呢?有了一只足球之后我就成了小伙伴的核心,就成了小伙伴们踢球时候理所当然的孩子王。甚至有一度我崴脚之后,我经常抱着足球下楼看小伙伴们踢球。

那种美好的感觉真的让人着迷。

一只单反

2008年,那时候北京奥运会还没召开,iPhone也才刚刚发布,Google也还留在中国,我大概比现在轻30斤左右的知识储备。那时候我们用着80G硬盘,512内存的电脑,1M 4人共享的宽带刷着人人网,最喜欢看别人男生拍的校园美女糖水片,同时用很丑的字体敲上类似 NattPOTO 之类的水印,简直是互联网世界的赢家。

那时候我一直期待能够拥有一台自己的单反。这样作为一个设计系学生我就能够挎着相机出门采风、记录与创作了。但当我拥有之后真实的想法呢?这是校园文艺青年的必备,有了一只哪怕是入门级单反的时候我就步入了那个club, 就完成了0到1的变化。甚至一度出门时候,我都会背着相机,哪怕下雨天或者明显拍不了什么东西的地方,有相机带着的感觉,就觉得自己不同。

那种美好的感觉真的让人着迷。

一辆摩托

2016年左右,北京已经摇号已久,家乡的小伙伴们也都结婚生子体面大方了。宝马奥迪已经是小康标配。然而当有一天我带着老婆在公司楼下的coco奶茶等待出杯的时候,奶茶的某个服务员小妹走出店面,门口一辆冰蓝色框架+轮毂的摩托车等她上车后一声油门轰隆隆离开现场。后来我知道那大约是一辆春风NK150,但回想那一刻我依然觉得摩托车上的小伙是那时的人生赢家。

那时候的我已经用非法但是风险可控的方式以14万的落地价购置了一台充满乐趣的飞度GK5,但如果我能够拥有一辆自己的摩托车,我就能够拥有风和自由,拥有高峰时间不堵车的优势,拥有大量高昂停车费的减免。但当我拥有之后真实的想法呢?这仅仅是一只大玩具,戒除油腻戒除宅男的玩具,根本不是代步工具。甚至开始观看曼岛TT追求的速度与荣耀,关注MOTO GP的激情与技巧,仅凭同样是车身之上的小翅膀badge就幻想自己与 #93 的共同之处。

那种美好的感觉真的让人着迷。

共性

无疑,这三个产品对我来说,功能性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我需要的首先是解决问题,然而,当我可以解决问题之后,我发现我需要的不仅仅是功能了,或者作为功能在我的需求权重之中的比例不断下降。

如果你也看过有关产品与用户体验的书,你一定会知道对于一件产品来说,最底层的功能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是设计师首要的追求,然而,当设计如图我们的生活一样,走到了早已超越温饱的阶段,设计的走向必然会去追求诸如上方几个例子那样的内心感受,但不同用户的内心感受又怎么会相同?于是我们设计师就不得不艰难而又无奈地实现一个从“理性需求”到“感性需求”的跨越,或者说,从完成任务到达成体验的转变。

这变化,可并不简单。

变化

用户变了,用户从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功能解决什么问题的时代,跨越到了用户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希望设计师能够拿出超越他们需要的产品的时代了。

于是,设计师也变了,设计师从那种只会跟着 Karl T. Ulrich《产品设计与开发》一步步走UCD路线的时代,跨越到了不拿出点UE/UX或是服务与体验设计就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的时代。于是鱼龙混杂之下大家高谈阔论之间都成了用户体验与综合服务,亦或是模式创新与战略设计,似乎踏踏实实的索尼大法式的产品设计已然上个时代。

这本是好事,就如同现在孩子们的爱好几乎不在受制于金钱的束缚,现在的产品也应当更关注上层主观的感受,但是这也是坏事,那些高谈阔论的 poser 和 talker 又多了他们招摇撞骗的砝码。毕竟,主观层面谁又能说谁是错的呢?

题外话,本田真的有它的魔力,这里留个坑,后续再来填。
题外话2,如果你对于服务设计,创新设计,体验设计等感兴趣的话,我们3月30日的北京线下工作坊:“服务设计一日游,洞悉服务设计与创新” 欢迎你的到来,精心准备、精选议题、精美礼品、精致茶点、精妙活动,3月30日 10:00 – 16:00,和本文作者面基,一起聊聊那些功能之上的那些设计。

敬请期待,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微信“13269780882”M姐详细咨询。

0 0 vote
Article Rating
订阅
提醒
guest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