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如果你想申请和游戏、互动媒体、数字娱乐相关的硕士项目,那香港理工大学的创新多媒体娱乐(IME)专业,一定值得重点关注。

IME隶属于理大的设计学院,专注于多媒体技术、创意内容与娱乐体验的结合。相比传统设计专业,它更偏向数媒与技术融合方向,适合想从事游戏设计、XR体验、互动装置、数字艺术等领域的申请者。

Darren大轮将带你系统了解 IME 专业的申请要求、课程结构、作品集建议面试重点,帮助你更好准备申请。

IME 全称是 Innovation and Multimedia Entertainment,中文名为“创新多媒体娱乐”。它隶属于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但与传统设计类专业不同,IME 更聚焦于多媒体娱乐、互动体验、游戏设计与数字艺术技术

需要注意的是:IME 是独立审核、独立申请的项目,与设计学其它方向互不冲突,可以同时申请; 学术定位偏向“科技+创意”,与腾讯光子工作室等行业机构有合作,行业导向性强; 不强制美术功底,更注重你是否具备跨媒体表达、互动设计、游戏开发等综合能力

IME 分为两种学习路径,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选择:1. 实践型路径(Practice Pathway)选课自由度高,可跨方向选择如 VR、游戏、交互媒体等课程; 更适合想进游戏/互动设计/XR相关行业的同学。 2. 研究型路径(Applied Research Pathway)课程相对固定,包括“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 更适合对多媒体娱乐现象有深度兴趣、未来想攻读博士的同学。

论选择哪个路径,都可以在以下四个方向中自由探索。

方向内容简介
媒体艺术与技术影像、声音、感知装置等媒介实验
多媒体游戏游戏机制、交互逻辑、关卡设计等
互动玩具与机器人硬件交互、电子玩具、可编程装置等
多媒体娱乐影视、直播、沉浸式体验、XR娱乐等

对于IME的申请我需要补充说明一点,就是这个专业的录取竞争非常激烈,申请人很多。因此建议一定要尽早提交申请,并且在申请时必须要有语言。

很多小伙伴反馈说这个专业很喜欢“养鱼”,哈哈,我有和这个专业的leader交流,他表示是希望给更多学生机会,虽然出结果很慢,但是不希望能够错过任何一个优秀的申请人。

  • 本科成绩单与学位证书(需中英文) 
  • 英文简历(CV) 
  • 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最多两页) 
  • 推荐信两封(需由推荐人官方邮箱发送) 
  • 语言成绩(TOEFL 或 IELTS) 
  • 作品集(待学校发邀请链接后提交) 
考试类型要求
TOEFL iBT总分 ≥ 80(建议 90+)
IELTS总分 ≥ 6.0(建议 6.5+)
  • 第一轮截止时间:10月15日
  • 建议尽早申请,越早提交,越有可能进入面试轮次
  • IME 虽非初审必交作品集,但作品集在面试前后的评估中占据重要位置。作品集建议包含3–5个项目作品,每个项目需突出:交互体验 / 多媒体逻辑 / 游戏机制 / 技术实现
  • 支持内容形式:视频、网页、小程序、App 原型、XR体验、装置艺术等,可附带项目思维过程、用户研究、技术说明等补充文档。
  • 注意:如果你作品集多数为产品设计、视觉设计类,建议结合多媒体属性做加强(如交互流程、技术支持、音视频整合等),避免失焦。

一起来看看过往IME申请成功案例吧👇️

《转专业+准备晚,双重BUFF也无法阻止我录取香港理工大学》

《经历两个申请季,我放弃了GSA转而选择港理工》

IME 并不限本科专业,欢迎跨界背景申请,适合以下人群:

  • 想进游戏、VR/XR、多媒体娱乐等行业的创意技术人才;
  • 具备设计、传媒、编程、交互、动画、心理、艺术等背景的同学;
  • 有项目经验、跨学科实践能力,且能讲清楚“为什么选IME、将来想做什么”的申请者。

双非申请者需做好心理准备,录取案例较少。建议作品集和语言成绩尽量突出,或同时考虑服装学院下的“智能可穿戴设计”方向作为保底。

IME 项目为本地及非本地申请者均设有入学奖学金机制,专门用于奖励具有出色学术背景和申请材料的同学。

  • 奖学金金额:最高可达HKD80,000
  • 评选对象:所有申请人(无需单独提交申请)
  • 评选方式:

-入围作品集阶段后,学院将主动邀请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填写奖学金或助学金申请意愿;

-学院将根据申请人的学术成绩、项目潜力、作品集质量及面试表现等综合评估;

如果你还在纠结自己的项目是否合适、面试会不会被刷、该选哪条路径最适合自己,欢迎来找我聊聊(微信:13718574833)。我会结合你的背景和方向,给出具体建议,帮你把申请准备得更扎实、有竞争力!

0 0 vote
Article Rating
订阅
提醒
guest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