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前一段时间,“时间管理”这个词在网络上爆火,做好时间管理是任何事情成功的第一步。对于准备申请留学的同学们来说,做好作品集筹备的“时间管理”就是我们现阶段首要任务之一。

有的学生喜欢把战线拉长,一份作品集花费的时间可能长达1年甚至两年,从某种程度来讲,作品集准备周期越长、时间越充分,作品集的质量就越高。但这并不是一定的,也有很多同学在3-6个月的时间内,就可以做出非常优秀的作品集,申请上了顶尖的学校。由此看来,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做更多有用的事才是最重要的。接下来,马克笔设计留学的程老师就来和大家讲讲作品集各个阶段的时间管理如何做。

1.确定主题

一个项目的开始就是选主题,很多学生都在确定主题这个阶段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直反复纠结一个问题,到底这个主题是否够新,是否能顺利往下推进,有学生还喜欢一个主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再换题,这种情况可能很多人都遇到过。

为了避免发生类似的状况,一定要做到回到本质,努力去拓阔自己的知识储备。观察生活是让我们有题可选的第一步,努力培养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很多专业都要求学生做sketchbook,sketchbook就是我们可以用来确定主题的一个工具,出门可以随身携带一些小本,随手记录一些看到的,想到的感受。《提升作品集的“饱满感”,从Sketchbook开始!

2.调研

调研作为项目中展示我们项目逻辑的重要一环,必须受到重视。很多学生都会犯一个错误,就是为了调研而调研。为了调研而调研就是确定主题之后,先在脑海中想好idea,想好作品成型之后的样子,然后根据这个想法概念去匹配一套相应的调研,换一句话说,就是让自己前面的调研,无论是背景介绍,还是数据图表,做出来的样子是让招生官觉得前后逻辑是通的,顺畅的,一步一步推倒到自己的产品这里。

在这里,是不推荐学生这样做的。因为这样做次数多了,时间长了之后,以后无论做什么项目,你第一想法就是按照这个套路去推进,也就是说,你项目前面的调研部分都是虚假的,经不起推敲的。对于作品集项目调研的方法,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面也有提过《皇艺产品设计专业中用的最多的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分为一手调研和二手调研。我们再来解释一下,为什么需要调研,调研就是为了我们产出想法而做的,凭空脑袋里想出来的想法是不靠谱的,要通过一系列对用户,对市场,对竞品的调研之后产出的想法才是有可行性的。调研这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大家一定要耐下心来,按部就班地去做好。

3.项目落地

当我们有了一个想法之后,就是项目落地阶段,也是比较耗时的一个阶段,有很多不确定性。反复推敲一个想法是需要大量时间去做实验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比如,产品设计我们需要做纸模来揣测形态,甚至最后还需要油泥模型。服装设计需要做很多材料的小样,最后成型的服饰还要穿在模特身上去拍照,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时间去做。受到院校认可的艺术作品集创作过程绝不是浅显的、以最终视觉效果为目的,同学们要在作品集里去展现整个项目尝试的过程,失败的实验过程,成功的实验小样,都需要完整地呈现在作品集中。在这个阶段,有很多同学特别心急,脑袋里冒出一个想法就停止思考,立马就朝着这个想法最后落地,这样是不好的,方案应该多出,头脑风暴应该多做。

4.排版阶段

排版整理阶段也就是项目收尾阶段。有的学生在收尾阶段能拖好几个月,所以我们要在时间规划时预留最大的板块。排版时,我们要注意信息表达和视觉效果的平衡,按照不同学校的要求进行适当排版。在项目制作阶段,一定要把内容做得尽量完整,为之后排版节省时间。在这里再强调一点,排版还是以信息传递为主,不要太花太过,不要让浮夸的排版风格抢了项目的主要内容,这之间的平衡点一定要找好。《你用什么软件来给作品集排版呢?

5.总结

对于有很长时间可以准备作品集的同学来说,大家有大量的时间来反复推敲自己的作品,我们来举个例子吧,这就相当于跑一场马拉松,你如何跑赢这场持久战,如何克服在长时间奔跑中产生的疲倦期才是最重要的,时间长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浪费,不要因为拖延症而把优势变成劣势。其次,对于时间有限的同学来说,作品集的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冲刺跑,时间短并不意味着就处于劣势,时间有限才能有压力不断地推进项目。即使这样也不建议同学们经常熬夜噢,保证睡眠才能更好地学习。一般作品集包含4-5个项目,同学们可以按项目把时间分段,不建议同学两个项目并行来做,还是把每一个做精最重要。

无论是马拉松还是冲刺跑,同学们都要全力以赴,冲向自己的dream school。

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作者:程雅秋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硕士
擅长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和硬件Arduino交互

任何关于院校和作品集的问题
欢迎随时沟通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0 0 vote
Article Rating
订阅
提醒
guest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